一. 学科概况
1956年学校迁入雅安后,成立四川农学院,在农学系内就成立了微生物教学小组,1970年代发展为四川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微生物学教研室;1995年发展为应用微生物学系,隶属于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农学院;2003年学校院系调整,隶属于4188云顶集团,2011年调整搬迁至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成都校区(温江);2015年学校院系调整,隶属于4188云顶集团;本学科1999年开始招收微生物学(理学)硕士研究生,2001年招收微生物学(理学)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围绕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以培养政治思想过硬、信念坚定,心系“三农”;具有扎实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和先进研究技术以及必要的生信分析能力;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资料,具有一定写作和听说能力等素养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微生物作为最简单的生命体而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基本材料,由此也奠定了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地位;微生物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代谢产物多样性,同时又与人类、动植物和环境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使得微生物学也成为应用领域里十分活跃的一门学科。对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保护人类同一健康(One Health)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微生物学科紧紧围绕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质量健康、农产品安全生产、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需求,经过多代人的努力,凝练出以“有益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为主的研究方向,内容涵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食(药)用菌品种选育三个方面,学科ESI潜力值0.884。
微生物学科现有教师5人,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100%具有博士学位及1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还长期聘请芬兰籍外籍教师1人。
微生物学科现有在读博士9人(其中国际生3人)、在读硕士16人(国际生5人),正在与瑞典哥德堡大学联培博士1名。近3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4篇,其中TOP二区14篇;参编专著2本,获国家发明专利14件;参加国内学术会议20余人次,学术报告5人次;获首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人,川鄂两省微生物学会年会报告三等奖2人;获全国互联网+生命科学大赛一等奖1项;研究生就业率100%。
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863、973子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合作项目以及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和地方政府等项目60余项。在《Nature》、《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mSystems》、《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Plant and Soil》、《Pedosphere》、《Mycorrhiza》、《中国农业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微生物学报》、《土壤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烟草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中国烟草公司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审定食(药)用菌新品种6个,发现细菌新种12个,申报专利40余件。
微生物团队建设依托平台主要包括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共建)和秸秆生物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建)。现有实验室面积600余平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5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40余台,包括:DNA杂交系统、荧光定量PCR仪、厌氧工作站、正置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系统、基因突变检测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碳氮硫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质联用仪、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卡帕桥磁化率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
微生物学科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教研教改。近年来承担校级教改项目4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获教学成果奖4项,5人次获学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编写各类规划教材10本,其中副主编4本(国家级2本) ,参编6本(国家级3本)。
微生物学科在努力做好教学科研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团队围绕农田耕地质量、生态环境建设等国家任务与地方需求,依托科技扶贫万里行、科技下乡万里行、三区人才计划、四川省专家服务团、成都市农业科技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全省有机肥料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食用菌高效栽培及新品种选育;文物病害微生物防控;土壤污染详查及土壤污染防治等社会服务工作;为擦亮四川农业产业金字招牌做出自己的贡献。
微生物学科先后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关系。近年来师生到境外留学和开展学术交流20余人次。
二、建设目标
通过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方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团队队伍。争取3~5年内使本学科团队队伍稳定在6-8人,教授达到5人,副教授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达到5人,硕士生导师8人。并力争在5~10年内把本团队建设成为队伍精良、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科特色明显和社会服务突出的国内一流学科。学科ESI潜力值进一步提升。
三、主要建设内容
本学科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并积极推广应用。围绕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食(药)用菌品种选育开展建设:
1. 微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
针对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继续开展药用植物及药用昆虫内生菌的资源收集,力争建立四川省药用植物和药用昆虫内生菌资源库。并对这些内生菌资源进行抗病促生等功能评价,并对菌株抗病促生功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为研发适宜于四川作物营养高效利用、土壤质量提升的合成微生物菌剂提供菌种资源库。
2. 种养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研究
依托前期挖掘的高效微生物资源库,围绕当前土壤质量持续下降、农业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效率较低的瓶颈问题,针对不同作物及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规律,研发新型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产品并进行生产应用,并对相关产品应用时的环境生物学效应及其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3. 食(药)用菌品种选育研究
针对当前四川省食(药)用菌野生资源丰富,但适宜于加工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较为缺乏的现状,以选育适宜于工厂化加工的食用菌新品种为核心,加强各种珍惜野生资源收集及评价;着重开展基于多糖提升为关键的新型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及配套栽培和加工技术的研发。